经济科技“两张皮”是中国创新关键痛点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文章表示,如此直白的表述,撩开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散而低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造市场价值能力不足的关键痛点,也预示了未来中国科技研发的最主要方向。
据彭博社统计,在2108年全球创新能力50强的国家中,中国位居第19位,不仅落后于美欧国家,还跑输韩国、日本和新加坡,这显然与中国的科技存量资源太不匹配。而出现如此尴尬的结果,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及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直接有关。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先进国家高达60%至70%。数据背后折射出了这样一种镜像: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高大上”,企业用不上;而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做或无力去做。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 “两张皮”现象十分突出。
文章分析,这种“两张皮”以及“死亡峡谷”现象,与中国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取向存在必然关联,即不少科技工作者将技术当作科技创新的全部,把技术实现当作科技管理终极目的,缺乏研发成果市场化与商业化的基本动机,或者说没有成果转化的产业应用思维。另外,国内技术转移的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缺乏可互信互联的机制与平台,整体良性生态匹配链并没有完全搭建起来。不仅如此,相关研发成果转化激励制度还不饱满,更缺乏一批既懂科研、又懂得技术产业化的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尤其多数技术转化机构专业化、差异化及精细化能力不足。
科技创新需要“顶天”,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破译未解难题;也要“立地”,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赢得全球竞争中的主动;还要“惠民”,即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为国民与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但对任何一国而言,以上“三个面向”中,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无疑是最重要和最为紧迫的。须知,当代科研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一项科研成果如在转化周期内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其经济潜能很快就会衰减。那些昨天看上去贵如黄金的科研宝贝,到了今天或明天就可能稀松平常了。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应当站在产业化、商用化的高度来审视与设定技术路线,并推出有助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特别是重大瓶颈问题的应用技术。作为科研人员的组织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一方面须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专司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之职,另一方面则应加大对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确保完成转化职务的科技成果现金和股权奖励如数真实地落入科研人员手中。由于发现协同对象所产生的不菲搜索成本,中国科研人员自我转化能力受到了很大制约。比较而言,一项外部成果的植入与转化,或是一个新产品的问世,一条生产线的诞生,甚至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建立,带给企业的效果似乎更显着。因此,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互联互通过程中,企业理应表现出更多的主动。
需要强调的是,相比于小型技术或者专利转化为“双创”成果而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或者重大科技成果不仅有着相对强大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还能形成更为显着的科技引爆效应,诸如国外的微软、谷歌和脸谱以及国内的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无不是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建立了若干个中小企业与其紧密协作的完整产业链条,进而催生了跨界的产业组合,对经济体的扩张发挥了十分迅猛的催化作用。因此,在推动科技与经济对接的过程中,应重点扶持与打造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型经济平台,鼓励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同时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开放资源平台,构造和辐射出若干个生态经济圈。
文章认为,诚然,科技与经济的对接远非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所能济事,还需政府管理职能充分跟进与高效配合。首先,政府当最大限度释放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引导作用,除建设一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外,还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完善基层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和机制。其次,构建和完善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包括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解决成果交易流通与市场化定价问题;鼓励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发展,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大力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等。再有,强化科技成果信息交汇与发布,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另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催化剂则是金融策应。鉴于更多财政资金与企业自投资金都汇集在科技孵化阶段,而成果转化和中试阶段往往资金支持不足,除了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份额外,还应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创新投贷联动、众筹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宽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创建包括天使基金、创业投资、担保资金和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等覆盖创新链条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另外,政府还应通过股权激励等手段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存量研发资金流转到转化与中试环节,以在提升资金总体配置与使用效率的同时密切科技与经济的关联共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