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评论员王南文章表示,如何牵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经济政策“稳”字当头的同时,不忘生态文明建设初衷,打赢蓝天保卫战,是考验为政者定力和功力的试金石。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进出口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以美元计,2018年12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4.4%,进口同比下降7.6%,这是2016年11月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速同时负增长。一些行业、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市场需求萎缩、成本要素上升等影响,对经济下行的实际感受可能比数据“变脸”更为强烈。一些地方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环保的力度,对“小散污”企业关停的步伐也放缓了,导致局部雾霾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这是值得警惕的苗头。
文章称,高质量发展的大幕一经开启,决不能允许再走回头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长江经济带为例,“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但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日前深入长江经济带11省市、行程约10万公里进行暗访、暗查、暗拍,对长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体检”表明,个别地方存在“前紧后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情况,有些污染企业甚至还在逆势扩张。例如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口的“九江富达”主要生产染料中间体等高环境风险产品,2015年到2017年期间发生多起事故,曾被原环保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督办。如今这家沿江一公里之内的企业,不但没有按规定停产搬迁,反而以改建名义进一步扩建!
“行百里者半九十”。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远利益考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惩罚不到位的问题,严肃追究违法企业法人责任,坚决查处一些地方监管不力甚至纵容包庇、利益勾连的问题。供给侧的产业政策配套也要跟上,对落后技术强制淘汰,培育能够激励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而社会公众秉持绿色消费理念、抵制高污染产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文章指出,高质量发展,是破解经济、民生、环境多重难题的不二法宝。只有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才能拓展中国发展回旋空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江湖之远的创新试验遍地开花、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良性共振,一定会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