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宏观审慎管理局,利于金融稳定
根据中国机构编制网披露的《中国人民银行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此次央行出台的“三定”方案主要是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央行的定位和职能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设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局,其主要职能包括牵头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基本制度,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识别和处置机制。这也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已正式确立。
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虽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被提出,但真正引起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则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彼时,各国都认识到货币政策作为央行的总需求管理工具,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宏观审慎的理念开始得到实际应用。
实践证明,宏观审慎政策是对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二者能够相互协作以弥补监管漏洞,进而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
早在2010年,央行正式宣布启动宏观审慎监管,并于2011年起建立了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机制,以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2016年起,央行又将两者合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
央行在此时正式设立专职的宏观审慎管理局,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保持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也即央行必须履行不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职责,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潜在系统性风险也逐渐暴露。据估算,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交易规模则达到30万亿左右,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呈现出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将风险传染到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风险易感人群,进而引发全国性的经济金融风险。
事实上,宏观审慎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涵盖了整个金融体系,除了互联网金融外,还包括人民币汇率、跨境人民币的流动等。因此,将整个金融活动主体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之中,并对其进行全过程监控,就能有效预防和化解潜在的风险苗头,这对维护经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正在不断积累,这对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宏观审慎管理部门的设立,只是加强监管的手段之一。只有央行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以及各微观经济金融主体主动配合,才能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安全和稳固,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才能牢牢守住。
来源:新京报